当前位置:首页 > 风光 > 正文内容

桐柏山太白顶云台禅寺重修记

  桐柏山太白顶云台禅寺重修记

  太白之巅,淮水之源,云台禅寺,极地安澜,宝殿巍峨,山门伟岸,东接大别,秦岭西连,南眺荆楚,北望中原,登高望远,览尽群山。

  白云禅系第十二代高僧印恭禅师赋诗赞曰:披雾带云登云台,日暖奇花遍地开,危殿插霄星月近,险峰接天风雨来。

  清乾隆四十九年,四川宁远府德昌县宗林寺住持端德禅师来桐柏山开山收徒,嗣演字号各三十二,字派:端圆常寂、了极融通、直传海印、妙演心空、性观普照、道显祖风、真智本觉、达法明宗;号派:华慧海云、德法普浩、真如性体、清净妙道、心含宝月、朗然洁皎、灵山一脉、古今光耀。且嘱弟子圆明法师在太白顶建云台禅寺,圆真法师在桃花洞建普化禅寺。自此,端德禅师率众在桐柏山开宗弘教,并渐传神州各地,形成以太白顶为主体的白云禅系,迄今已二百三十五年。

  云台禅寺历经沧桑,屡废屡兴,至一九四九年,除无梁殿外,寺院几成废墟。一九八九年,海长禅师率僧众四方募化,劳力费心,集沙成塔,初步恢复寺院各个殿堂。

  二〇〇六年二月,经桐柏县佛教协会会长妙侠法师提名,云台禅寺两序大众礼请,当地政府批准,清远法师慈悲应允,主持云台禅寺修复工作。法师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,心系祖庭,肩负重托,栉风沐雨、砥砺前行,新建大雄宝殿、祖堂、藏经楼、念佛堂、禅堂、僧寮、云堂、云居等;修缮天王殿、祖师殿、斋堂、客堂等建筑;新塑各殿堂佛菩萨及祖师圣像。白云禅系传人、湖北黄梅妙乐法师捐助善款,居功至上。

  云台禅寺高僧辈出,法雨广布,弘扬宗风,随缘度化,影响遍及海内外。如今殿宇恢弘,斗拱飞檐,庄重肃穆,见者欢喜,十方信施,共生吉祥。二〇一六年十月八日开光之时,各级领导、诸山长老、白云禅系子孙共同见证祖印重光,共同祈愿治道遐昌。白云禅系第十三代传人、云台禅寺住持清远法师赋诗赞曰:横跨豫鄂峰高耸,遥看梵宇似仙宫,登高极目天地小,云雾变幻八面风。风声萧萧助入禅,晏坐静虑且息缘,晨色朦胧经声起,霞光万道照大千。

  巍巍太白借盛世之风,泱泱云台谱伽蓝新篇,汲天地之灵气,沐日月之华光。国强而佑天下太平,教盛而助世间康宁。故以碑志,祖庭流传。 

云台禅寺住持清远率两序大众立   

公元二〇一九年十月   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福人居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fcw.xyz/?id=25

相关文章

桐柏山太白顶云台禅寺重修记

桐柏山太白顶云台禅寺重修记

  桐柏山太白顶云台禅寺重修记  太白之巅,淮水之源,云台禅寺,极地安澜,宝殿巍峨,山门伟岸,东接大别,秦岭西连,南眺荆楚,北望中原,登高望远,览尽群山。  白云禅系第十二代高僧印恭禅师赋诗赞曰:披雾带云登云台,日暖奇花遍地开,危殿插霄星月...

太白顶云端那片海

太白顶云端那片海

  有人说孩子是自己的好,风景是别家的好,但对我而言,外面的风景再好,我只是一个看客。每次出行的时候,总是惦记着家乡的山水,我看青山多娇媚,青山看我不知是否亦如此。问青山 ,青山不语,但丝毫不影响我的爱,我爱桐柏山,我爱淮河源,我深深爱着这...

桐柏县太白顶云台禅寺

桐柏县太白顶云台禅寺

 桐柏山云台禅寺古朴肃穆,红墙青瓦飞檐雕甍,殿内大小塑像千姿百态,栩栩如生。寺院主殿座北朝南,有僧房36间,殿堂6座16间,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,寺院使用面积2000平方米。  云台禅寺春赏百花竟放,夏享清风舒爽,秋观大复云横,冬有冰花世...

桐柏山杜鹃红了

桐柏山杜鹃红了。...